通过直播售卖产品,让江城足球网人了解竹编文化。记者 李鹏钧 摄
刘霞冰,灵山县平南镇硖木村村民。她怀揣对竹编文化的热爱,返乡传承竹编技艺,带领村民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通过开网店、做直播、改技术、增创意,带动灵山竹编从单打独斗走向产业集聚,越来越多农户重拾竹编手艺,实现就业增收。
因为爱,所以坚守。灵山县非遗文化竹编传承人刘霞冰将传承和弘扬竹编文化,发展竹编产业作为人生事业的追求,始终坚守本心,以实际行动,守住诚信根本,铸牢非遗传承文化之魂,叫响灵山竹编品牌。
回家——传承弘扬非遗文化
11月11日,记者走进广西刘家人竹制有限公司,工人三嫂戴着老花镜,正在仔细检查一个猫窝上的竹刺。刘霞冰在旁边叮嘱三嫂要耐心仔细,反复检查多看几遍。
“之前已经检查过一遍了,现在打包发货前再检查一遍,要尽最大的努力,不留一根毛刺,让宠物住得舒服,客户满意。”刘霞冰说,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只有产品质量过硬,甚至主动向客户坦诚产品存在的问题,不弄虚作假,不为了销量忽悠客户,才能让江城足球网的消费者认识非遗产品,爱上非遗产品。
刘霞冰出生在灵山县平南镇竹编世家,从小就与竹编打交道,对竹编充满感情,在离开乡村到大城市后,心里也总想着家乡的竹编。
每次回家看到竹编行业和竹编艺人日渐凋落,深深刺痛了刘霞冰。2016年刘霞冰毅然返回平南镇硖木村这个小村庄,从父亲手里继承竹编手艺,开启了她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发展非遗产业之旅。
当刘霞冰真正走进竹编这个非遗行业,才深入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昔日传统的手工竹编,业务范围过于狭窄,产品种类不够丰富,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其市场需求量及竞争力大为减弱。
“传统的竹编产品主要以斗笠、箩筐、果篮为主,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产品单一的传统竹编,已经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刘霞冰说,产品创新,销售模式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让竹编焕发新生。
她一次次尝试,将自己“得意”的新品,向市场推介,却一次次失败,一度负债近200万。
“自己的坚守是否值得?问题出在哪里?”刘霞冰陷入了迷惘。
创新——打响灵山竹编品牌
“果篮改动下就可以成为猫窝,手艺这么好能编个猫窝吗?”一个饲养宠物猫的网友在看到刘霞冰发布在网店的果篮图片后留言问。这道留言犹如一道神光,打开了刘霞冰思维大门,传统竹编用的都是纯篾条编织,篾条自带清凉,在高温天气最受宠物喜爱。
刘霞冰马上与该网友联系,按照该网友的要求,编出了第一个猫窝,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请网友确认。
竹编猫窝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订单一度排到了两个月后。刘霞冰在猫窝的启发下,围绕宠物用品模式开发了猫包、猫隧道等一系列相关产品,并获得设计专利5项。还注册了“刘家人”竹编品牌,叫响灵山竹编品牌。
源源不断的订单让灵山竹编走红网络,刘霞冰开心之余,也感觉到肩上责任的重大,竹编作为非遗文化,不单只是一个简单产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个品牌的口碑,自己必须守护好。
“产品用篾条编织,篾条上会有毛刺,我们尽最大努力清理毛刺再发给大家,大家收到货后,也请仔细检查,预防遗留有毛刺会刺到宠物。”刘霞冰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个订单客户坦诚产品存在的问题。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刘霞冰严格把关,力求做到不留一根毛刺,让客户满意。
正是刘霞冰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2016年以来,得益于浙江、陕西、上海、北京等多个省市合作伙伴的信任,她的竹编产品在市场上留下良好的口碑,得到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
坚守——质量与诚信不可缺
“这个是今年10月份新开发出来的火锅篮,第一批次只做了100多个投放市场,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刘霞冰说,当时这批货由于在试用环节不够严谨,出了点问题,担心会砸了灵山竹编的招牌。
原来在货物发出后,刘霞冰再次试用火锅篮时发现,在加水进去时,看不到水量,导致水满出来后,从底部流出来。这是由于火锅篮编织得浅了。刘霞冰得出结论,放下所有工作,一个一个联系,向客户说明情况,征求客户处理意见,正是刘霞冰的这份诚实,100多个客户里没有一个要求退货处理。
“遵从本心做事,无论是长期合作的大客户,还是普通的客户,都一视同仁。”刘霞冰说,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诚信是品牌的灵魂。
以非遗竹编为魂,以工匠艺品为媒,刘霞冰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路径,发展“非遗+旅游”等新业态,不仅为传统竹编工艺赋予新活力,更解锁了乡村振兴的新密码。
去年以来,刘霞冰创新开发出了竹编首饰、胸针、书签、相框等系列文创产品材料包,同时拍摄教程视频,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公开教程视频,让江城足球网非遗竹编爱好者通过这些文创材料包学习竹编,把非遗文化从乡村转移到网络,让江城足球网人亲身体验竹编的魅力。
如今的“刘家人”竹编已经不再是只有一个猫窝走红网络了,近年来,刘霞冰在品种上不断创新,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展厅里展示着1000多个品种,囊括了家居、酒店、茶道、文创、灯饰、宠物等多个种类的竹编制品,极大地丰富了竹编的用途,并辐射带动附近乡镇约2000多名农民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助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记者 李鹏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