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卉,中共党员,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主管护师,2023年被派驻浦北县安石镇新塘村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她心系群众,扑下身心,多谋思路,大力发展多种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在巩固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紧跟国家的方针、路线,2023年度被浦北县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到脱贫户家中宣传政策。浦北县安石镇 供图
“刚到安石镇新塘村委驻村时,我的脑子很懵,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如何开展工作,只知道我的职责是带领新塘村的村民们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回想起自己一年前刚到新塘村的经历,陈卉感慨万千。
陈卉是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主管护师,2023年4月,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被安排到浦北县安石镇新塘村委任第一书记,开展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在接到通知后,陈卉立即给长期在外地务工的丈夫打了一个电话:“这是一个让我有机会回农村、回基层为村民服务的工作,我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大宝、二宝要辛苦一下孩子奶奶帮忙带一下。”听了陈卉的诉说后,丈夫表示让她安心驻村,家里的事情他会安排好。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薄弱,留守老人较多,这是陈卉刚驻村时对新塘村的第一印象。
新塘村有脱贫户54户225人,在上一任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带领新队员加班加点深入开展走访工作,逐户了解脱贫户的家庭情况和个人需求,听取周边群众的意见,一边访谈,一边做记录,对于不在家的脱贫户,电话访谈或向村干部了解其家庭情况。
在走访中,陈卉发现脱贫户何桂银老人,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一人独居,整个房间只有一盏灯,每天在昏黑的卫生间洗衣服和取水煮饭。在与其余两名工作队员商议解决何桂银老人出行、洗衣服及水电问题时,陈卉决定把上一任工作队留下来的洗衣机赠送给老人,并自费购买电线、水龙头等工具助其安装好卫生间的灯和洗衣机,又到镇残联为其申请了一台助行轮椅。看着明亮的卫生间、洗衣机,老人家坐在助行轮椅上双眼含泪不停地说着:“谢谢,你是除了家人以外第一个这么关心我的人。”
销售渠道的“拓路人”
“感谢大家的热心帮助,那么热的天,如果不是你们帮我采摘、装袋、销售,这黄皮今年怕是要烂在地里了!”苏姨的脸上满是欣喜,眼里尽是感激。
今年7月初,在日常的走访中,脱贫户苏姨一脸愁容对陈卉说,她种植的黄皮果今年大丰收,果熟了,收果的老板却迟迟还没有来收购,眼看着果就要烂了,儿子媳妇外出务工,家中只有年迈的她,没办法采摘到镇上贩卖,卖不出去,今年又白白忙活了。了解情况后,陈卉立即召集另外两名驻村工作队员到苏姨黄皮种植地拍摄成熟黄皮果的视频、照片发布在朋友圈,并积极联系后盾单位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展“消费帮扶”活动,通过在微信群接龙下单开展农产品“订单式”帮扶销售。一时间,单位部门各个群内爱心如潮涌,大家纷纷伸出援手,转发、购买,两天内,帮助苏姨销售黑黄皮2000余斤,获得了8000多元的收益,解决了其黄皮销售难题。
产业发展的“指导人”
“她是一个工作思路清晰,办事果敢的同志,她为我们新塘村的产业发展做了许多努力。”这是新塘村村干部对陈卉的评价。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经过一段时间的驻村,陈卉意识到,帮扶工作不仅仅是办一两件好事、实事这么简单,关键还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帮扶方式的创新,特别是帮扶方式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单纯的送钱送物只能解决一时之需,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期的发展规划,帮群众谋划产业发展思路,带动群众务工就业。
2024年初,陈卉紧跟安石镇党委的步伐,大抓产业发展,通过动员群众流转土地,找老板承包经营,在新塘村委白花麓村新建了大红柑种植基地,占地200多亩,预计每年亩产约2.2吨,可实现约360万元的产值,带动基地周边群众务工50余人,并积极动员原有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以实际成效不断带动周边群众加入到大红柑种植队伍。
推动产业发展之余,陈卉还经常到田间地头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在发展产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联合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到大红柑种植基地现场调研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确保基地道路和灌溉水渠畅通,为群众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在乡村振兴的希望大道中,能够成为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陈卉感到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驻村以来她共谋划申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22个,得到了上级财政部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80万,为樟木麓、勒竹山自然村申请安装路灯70盏,解决了2个自然村137户570人村民夜间出行问题。
她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决不能辜负组织和领导的重托与人民群众的厚望。“说暖话叙家常,下实劲帮好忙,办小事勤跑路,同携手共致富。”这是陈卉一直以来的驻村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王 敏)